如果我問你什么時候應該喝水,很多人可能會回答:口渴了就喝水唄。但其實,應該喝水的時候絕不僅僅是口渴的時候,那哪些時候人需要喝水呢?
起床后:早晨起床后適量多飲些水,可補償夜間水分的消耗,對預防高血壓、腦溢血、腦血栓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。
三餐前約1個小時:餐前約1小時空腹喝水,可使水分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,供應體內(nèi)對水的需要,保證分泌必要的、足夠的消化液,來促進食欲,幫助消化吸收,同時可以不影響組織細胞中的生理含水量,還可以避免臨睡前口渴飲水,導致起夜、第二天眼睛腫等。
上午、下午工作間休:工作期間喝水,可以補充由于工作流汗及經(jīng)尿排出的水分,而且體內(nèi)囤積的廢物也會因此順利排出。
晚上睡前:睡前不能喝太多水,否則頻繁起夜會影響睡眠,但也不能不喝水,應該抿兩口再睡覺。因為當人熟睡時,體內(nèi)水分丟失,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,血液黏稠度變高。臨睡前適當喝點水,可以緩解該現(xiàn)象,從而降低發(fā)生腦血栓的風險。此外,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邊常備一杯水,感覺口渴需馬上喝幾口。
生病時:便秘的人應特別注意汲取足夠水分,多喝水可以刺激腸的蠕動并軟化大便。感冒發(fā)燒時多喝水,能促使身體散熱。膀胱炎患者要比平常喝更多水,使尿量增多,增加沖洗流通量,緩解炎癥。
開空調(diào)半小時后:空調(diào)房內(nèi)空氣干燥,容易造成人體水分流失,鼻腔等處黏膜過干,甚至引發(fā)支氣管炎。因此,在空調(diào)房逗留超過半小時以后,就要及時補充水分,白開水、礦泉水、檸檬水等即可,水溫以40℃左右為宜。
洗澡后:洗完澡,很多人常常覺得渴,端起一杯水一飲而盡。殊不知,洗熱水澡后,身體受熱血管擴張,血流量增加,心臟跳動會比平時快些,喝太快會對健康不利,尤其是老人,應該小口慢速喝下一杯溫水。
喝水的最好時間,你遵守了嗎?如果以前沒有遵守,那就為了自己的健康,從今天開始吧!